交通事故后对创伤人员的现场急救,对于挽救伤者的生命、提高伤者的生存质量,具有重要的意义。然而,由于公众医疗急救知识的缺乏,无论交通事故的当事人或现场的目击者,面对事故中的受伤人员,往往显得束手无策,因此我国交通事故现场急救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。如何对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现场急救,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。
一、正确判断伤情
正确判断伤者的伤情是现场急救的首要任务。其次是使开放性创面免受再污染、减少感染,以及防止损伤进一步加重。如果现场有多位或成批伤员需要救治,急救人员不应急于去救治某一个危重伤员,应首先迅速评估所有的伤员,以期能发现更多的生命受到威胁的伤员。
伤情评估可依A、B、C、D、E的顺序进行。
A 气道情况(Airway):判断气道是否通畅,查明呼吸道有无阻塞。
B 呼吸情况(Breathing):呼吸是否正常,有无张力性气胸或开放性气胸及连枷胸。
C 循环情况(Circulation):首先检查有无体表或肢体的活动性大出血,如有则立即处理;然后是血压的估计,专业医护人员可使用血压计准确计量。
D 神经系统障碍情况(Disability):观察瞳孔大小、对光反射、肢体有无瘫痪,尤其注意高位截瘫。
E 充分暴露(Exposure):充分暴露伤员的各部位,以免遗漏危及生命的重要损伤。
二、在伤情评估的过程中,主要注意的内容
1、判断伤者有无颅脑损伤:对伤者首先应大声呼唤或轻推,判断其是否清醒,有无昏迷。在轻推伤者时,严禁用力摇动伤者,防止造成二次损伤。对于清醒的伤者,应询问其在事故中头部有无碰撞,有无头痛、头晕、短暂意识丧失等症状,并注意检查伤者有无头部的表浅损伤,如头皮血肿、头皮裂伤等。如果伤者出现上述情况,即使当时没有其它不适,也需将其送往医院进行检查。
2、判断伤者有无脊柱损伤:对脊柱骨折伤者不正确的搬运,很可能导致伤者的脊髓受损,造成伤者截瘫,给伤者及其家庭造成极大的痛苦。因此,对于每个伤员,在搬动之前,必须确定其是否有脊柱损伤。如果伤者出现颈后、背部或腰部疼痛,棘突压痛,均提示有可能出现脊柱受损。对于昏迷的伤者,现场急救和搬运中,应按照有脊柱损伤处理。
3、判断有无骨折:受伤部位疼痛、压痛、肿胀,均可怀疑有骨折,如果出现轴向叩击痛(如叩击伤者足底导致其大腿疼痛)则高度怀疑疼痛部位有骨折存在,如果出现局部畸形和异常活动,则基本可以确定骨折的存在。
4、判断有无胸、腹部脏器损伤:如果伤者出现胸部疼痛、压痛、呼吸困难等,提示有胸部损伤存在,如果伤者出现皮下握雪感,提示伤者有皮下气肿。如伤者出现腹痛、腹部压痛,肝、脾、肾区叩击痛,则应怀疑伤者有相应的脏器损伤。
在伤情的判断过程中,要求检查者采用的方法要简单、有效,检查手法准确,轻柔,防止增加伤者的痛苦并造成二次损伤。发现有怀疑颅脑损伤或胸、腹部脏器损伤的伤者,应尽快通知警方和急救中心,说明情况。
三、正确进行现场急救(五项急救技术)
【通气】通气系指保证伤员有通畅的气道。可采取如下措施:⑴解开衣领,迅速清除伤员口、鼻、咽喉的异物、凝血块、痰液、呕吐物等。⑵对下颌骨骨折而无颈椎损伤的伤员,可将颈项部托起,头后仰,使气道开放。⑶对于有颅脑损伤而深昏迷及舌后坠的伤员,可将舌拉出并固定,或放置口咽通气管。⑷对喉部损伤所致呼吸不畅者,可作环甲膜穿刺或切开。(5)紧急现场气管切开置管通气。
【止血】止血是现场急救首先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,其主要目的是阻止伤口的持续性出血,防止伤者出现因失血导致的休克和死亡,为伤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,从而挽救伤者的生命。
在现场急救止血过程中,一般首先应判断伤者出血的原因:
毛细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多呈血珠状,可以自动凝结。在现场无需特殊处理,或给予局部压迫即可达到止血的目的。静脉破裂的出血多为涌出,血色暗红,大静脉破裂导致的出血比较快速。动脉破裂导致的出血多为喷射状或快速涌出,血色鲜红。止血的方法主要有局部压迫止血、动脉压迫止血和止血带止血三种手段。
1、局部压迫止血: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,对于绝大多数伤口的出血均可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。方法是使用纱布、绷带、三角巾、急救包等对伤口进行加压包扎。如果在事故现场无上述材料,可以使用清洁的毛巾、衣物、围巾等覆盖伤口,包扎或用力压迫。在对肢体伤口的加压包扎过程中,加压力量达到止血目的即可,不宜过大,防止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。
2、加垫屈肢止血法:在上肢或小腿出血,在没有骨折和关节损伤时,可采用屈肢加垫止血。如上臂出血,可用一定硬度、大小适宜的垫子放在腋窝,上臂紧贴胸侧,用三角巾、绷带或腰带固定胸部:如前臂或小腿出血,可在肘窝或腘窝加垫屈肢固定。
3、动脉压迫止血:对于局部压迫,仍然无法达到止血目的的伤者,可以采用动脉压迫止血的方法。简单的说就是依靠压迫出血部位近端的大动脉,阻断出血部位的血液供应以达到止血目的。
压迫腋动脉:在伤者腋下触摸到腋动脉搏动后,以双手拇指用力向伤者肩部方向压迫该动脉,可以达到该侧上肢止血的目的。
压迫肱动脉:在上臂内侧触及肱动脉搏动后,将该动脉用力压向肱骨。此法用于阻止前臂伤口的出血。
压迫桡动脉及尺动脉:在腕部掌侧触摸到桡动脉和尺动脉,同时压迫,阻止手部的出血。
压迫指动脉:用手捏住伤指指根两侧,可以阻止手指出血。
压迫股动脉:在腹股沟(大腿根部)中点可以触及股动脉搏动,用力下压,可以阻断同侧下肢的出血。
对于前臂或手部出血者,还可采用在肘前放置纱布卷或毛巾卷,用力曲肘固定,达到止血目的。止血带止血:如果采用局部压迫止血无法达到目的,而压迫动脉不便于伤员的转运时,可以使用专用止血带进行止血。在使用止血带的过程中,应注意力量足够。如果力量不足,可能导致止血带没有阻断动脉血流,而仅使静脉回流受阻,导致伤口出血更加凶猛,加速伤者的失血。
如果在交通事故现场如果没有止血带,可以使用绷带、绳索、领带、毛巾、围巾、衣物等替代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严禁用铁丝作为止血带使用。
【包扎】包扎的主要目的是:一、压迫止血;二、保护伤口,减轻疼痛;三、固定。
现场包扎使用的材料主要有绷带、三角巾、十字绷带等。如果没有这些急救用品,可以使用清洁的毛巾、围巾、衣物等作为替代品。包扎时的力量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准。如果出血比较凶猛,难于依靠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时,可使用动脉压迫止血或使用止血带。
在包扎过程中,如果发现伤口有骨折端外露,请勿将骨折断端还纳,否则可能导致深层感染。
腹壁开放性创伤导致肠管外露的情况在交通意外中十分罕见。一旦发生,可以使用清洁的碗盆扣住外露肠管,达到保护的目的,严禁在现场将流出的肠管还纳。
【固定】固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骨折端移位导致的二次损伤,同时缓解疼痛。
在现场急救中,固定均为临时性的,因此一般以夹板固定为主。可以用木板、竹竿、树枝等替代。固定范围必须包括骨折邻近的关节,如前臂骨折,固定范围应包括肘关节和腕关节。
如果事故现场没有这些材料,可以利用伤者自身进行固定:上肢骨折者可将伤肢与躯干固定;下肢骨折者可将伤肢与健侧肢体固定。
【转运】转运是现场急救的最后一个环节。正确及时的转运可能挽救伤者的生命,不正确的转运可能导致在此之前的现场急救措施前功尽弃。
昏迷伤者的转运:在昏迷患者的转运过程中,最为重要的是保持伤者的呼吸道通畅。方法是使患者侧卧,随时注意观察伤者。如果伤者出现呕吐,应及时清除其口腔内的呕吐物,防止误吸。
对于有脊柱损伤的伤者,搬动必须平稳,防止出现脊柱的弯曲。一般使用三人搬运法,严禁背、抱或二人抬。运送脊柱骨折伤者,应使用硬质担架。有颈椎损伤者,搬运过程中必须固定头部,如:在颈部及头部两侧放置沙袋等物品,防止头颈部的旋转。注意,对怀疑有脊柱骨折或不能除外脊柱骨折者,必须按照有脊柱骨折对待。
对于使用止血带的伤者,必须在显著部位注明使用止血带的时间。如无条件,需向参与转运者说明止血带使用的时间。
一、正确判断伤情
正确判断伤者的伤情是现场急救的首要任务。其次是使开放性创面免受再污染、减少感染,以及防止损伤进一步加重。如果现场有多位或成批伤员需要救治,急救人员不应急于去救治某一个危重伤员,应首先迅速评估所有的伤员,以期能发现更多的生命受到威胁的伤员。
伤情评估可依A、B、C、D、E的顺序进行。
A 气道情况(Airway):判断气道是否通畅,查明呼吸道有无阻塞。
B 呼吸情况(Breathing):呼吸是否正常,有无张力性气胸或开放性气胸及连枷胸。
C 循环情况(Circulation):首先检查有无体表或肢体的活动性大出血,如有则立即处理;然后是血压的估计,专业医护人员可使用血压计准确计量。
D 神经系统障碍情况(Disability):观察瞳孔大小、对光反射、肢体有无瘫痪,尤其注意高位截瘫。
E 充分暴露(Exposure):充分暴露伤员的各部位,以免遗漏危及生命的重要损伤。
二、在伤情评估的过程中,主要注意的内容
1、判断伤者有无颅脑损伤:对伤者首先应大声呼唤或轻推,判断其是否清醒,有无昏迷。在轻推伤者时,严禁用力摇动伤者,防止造成二次损伤。对于清醒的伤者,应询问其在事故中头部有无碰撞,有无头痛、头晕、短暂意识丧失等症状,并注意检查伤者有无头部的表浅损伤,如头皮血肿、头皮裂伤等。如果伤者出现上述情况,即使当时没有其它不适,也需将其送往医院进行检查。
2、判断伤者有无脊柱损伤:对脊柱骨折伤者不正确的搬运,很可能导致伤者的脊髓受损,造成伤者截瘫,给伤者及其家庭造成极大的痛苦。因此,对于每个伤员,在搬动之前,必须确定其是否有脊柱损伤。如果伤者出现颈后、背部或腰部疼痛,棘突压痛,均提示有可能出现脊柱受损。对于昏迷的伤者,现场急救和搬运中,应按照有脊柱损伤处理。
3、判断有无骨折:受伤部位疼痛、压痛、肿胀,均可怀疑有骨折,如果出现轴向叩击痛(如叩击伤者足底导致其大腿疼痛)则高度怀疑疼痛部位有骨折存在,如果出现局部畸形和异常活动,则基本可以确定骨折的存在。
4、判断有无胸、腹部脏器损伤:如果伤者出现胸部疼痛、压痛、呼吸困难等,提示有胸部损伤存在,如果伤者出现皮下握雪感,提示伤者有皮下气肿。如伤者出现腹痛、腹部压痛,肝、脾、肾区叩击痛,则应怀疑伤者有相应的脏器损伤。
在伤情的判断过程中,要求检查者采用的方法要简单、有效,检查手法准确,轻柔,防止增加伤者的痛苦并造成二次损伤。发现有怀疑颅脑损伤或胸、腹部脏器损伤的伤者,应尽快通知警方和急救中心,说明情况。
三、正确进行现场急救(五项急救技术)
【通气】通气系指保证伤员有通畅的气道。可采取如下措施:⑴解开衣领,迅速清除伤员口、鼻、咽喉的异物、凝血块、痰液、呕吐物等。⑵对下颌骨骨折而无颈椎损伤的伤员,可将颈项部托起,头后仰,使气道开放。⑶对于有颅脑损伤而深昏迷及舌后坠的伤员,可将舌拉出并固定,或放置口咽通气管。⑷对喉部损伤所致呼吸不畅者,可作环甲膜穿刺或切开。(5)紧急现场气管切开置管通气。
【止血】止血是现场急救首先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,其主要目的是阻止伤口的持续性出血,防止伤者出现因失血导致的休克和死亡,为伤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,从而挽救伤者的生命。
在现场急救止血过程中,一般首先应判断伤者出血的原因:
毛细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多呈血珠状,可以自动凝结。在现场无需特殊处理,或给予局部压迫即可达到止血的目的。静脉破裂的出血多为涌出,血色暗红,大静脉破裂导致的出血比较快速。动脉破裂导致的出血多为喷射状或快速涌出,血色鲜红。止血的方法主要有局部压迫止血、动脉压迫止血和止血带止血三种手段。
1、局部压迫止血: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,对于绝大多数伤口的出血均可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。方法是使用纱布、绷带、三角巾、急救包等对伤口进行加压包扎。如果在事故现场无上述材料,可以使用清洁的毛巾、衣物、围巾等覆盖伤口,包扎或用力压迫。在对肢体伤口的加压包扎过程中,加压力量达到止血目的即可,不宜过大,防止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。
2、加垫屈肢止血法:在上肢或小腿出血,在没有骨折和关节损伤时,可采用屈肢加垫止血。如上臂出血,可用一定硬度、大小适宜的垫子放在腋窝,上臂紧贴胸侧,用三角巾、绷带或腰带固定胸部:如前臂或小腿出血,可在肘窝或腘窝加垫屈肢固定。
3、动脉压迫止血:对于局部压迫,仍然无法达到止血目的的伤者,可以采用动脉压迫止血的方法。简单的说就是依靠压迫出血部位近端的大动脉,阻断出血部位的血液供应以达到止血目的。
压迫腋动脉:在伤者腋下触摸到腋动脉搏动后,以双手拇指用力向伤者肩部方向压迫该动脉,可以达到该侧上肢止血的目的。
压迫肱动脉:在上臂内侧触及肱动脉搏动后,将该动脉用力压向肱骨。此法用于阻止前臂伤口的出血。
压迫桡动脉及尺动脉:在腕部掌侧触摸到桡动脉和尺动脉,同时压迫,阻止手部的出血。
压迫指动脉:用手捏住伤指指根两侧,可以阻止手指出血。
压迫股动脉:在腹股沟(大腿根部)中点可以触及股动脉搏动,用力下压,可以阻断同侧下肢的出血。
对于前臂或手部出血者,还可采用在肘前放置纱布卷或毛巾卷,用力曲肘固定,达到止血目的。止血带止血:如果采用局部压迫止血无法达到目的,而压迫动脉不便于伤员的转运时,可以使用专用止血带进行止血。在使用止血带的过程中,应注意力量足够。如果力量不足,可能导致止血带没有阻断动脉血流,而仅使静脉回流受阻,导致伤口出血更加凶猛,加速伤者的失血。
如果在交通事故现场如果没有止血带,可以使用绷带、绳索、领带、毛巾、围巾、衣物等替代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严禁用铁丝作为止血带使用。
【包扎】包扎的主要目的是:一、压迫止血;二、保护伤口,减轻疼痛;三、固定。
现场包扎使用的材料主要有绷带、三角巾、十字绷带等。如果没有这些急救用品,可以使用清洁的毛巾、围巾、衣物等作为替代品。包扎时的力量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准。如果出血比较凶猛,难于依靠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时,可使用动脉压迫止血或使用止血带。
在包扎过程中,如果发现伤口有骨折端外露,请勿将骨折断端还纳,否则可能导致深层感染。
腹壁开放性创伤导致肠管外露的情况在交通意外中十分罕见。一旦发生,可以使用清洁的碗盆扣住外露肠管,达到保护的目的,严禁在现场将流出的肠管还纳。
【固定】固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骨折端移位导致的二次损伤,同时缓解疼痛。
在现场急救中,固定均为临时性的,因此一般以夹板固定为主。可以用木板、竹竿、树枝等替代。固定范围必须包括骨折邻近的关节,如前臂骨折,固定范围应包括肘关节和腕关节。
如果事故现场没有这些材料,可以利用伤者自身进行固定:上肢骨折者可将伤肢与躯干固定;下肢骨折者可将伤肢与健侧肢体固定。
【转运】转运是现场急救的最后一个环节。正确及时的转运可能挽救伤者的生命,不正确的转运可能导致在此之前的现场急救措施前功尽弃。
昏迷伤者的转运:在昏迷患者的转运过程中,最为重要的是保持伤者的呼吸道通畅。方法是使患者侧卧,随时注意观察伤者。如果伤者出现呕吐,应及时清除其口腔内的呕吐物,防止误吸。
对于有脊柱损伤的伤者,搬动必须平稳,防止出现脊柱的弯曲。一般使用三人搬运法,严禁背、抱或二人抬。运送脊柱骨折伤者,应使用硬质担架。有颈椎损伤者,搬运过程中必须固定头部,如:在颈部及头部两侧放置沙袋等物品,防止头颈部的旋转。注意,对怀疑有脊柱骨折或不能除外脊柱骨折者,必须按照有脊柱骨折对待。
对于使用止血带的伤者,必须在显著部位注明使用止血带的时间。如无条件,需向参与转运者说明止血带使用的时间。
上一篇:如何从水淹车辆逃生
下一篇:乘坐公共汽车遇突发事件应急常识